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
酒駕者是汽車多還是機車多?為何一犯再犯?
發布時間:109-07-07
瀏覽次數:850次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共同舉辦【我國酒駕現況、酒駕導致之外傷型態及其處置研討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針對台北市酒駕初犯者所做的問卷調查,發現在597 位酒駕初犯中,有52.3%的人為「酒精使用疾患」;34.4%的人可能有酒癮問題,這兩類族群成了頻繁酒駕的重要因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張祜銘醫師表示,酒駕初犯每個月還是在酒駕,調查結果每個月少於兩次佔88%,每個月兩次以上佔12%。至於每個月高頻率酒駕(2次以上)之飲酒場合,竟然是在『工作場合』之飲酒。尤其酒精使用疾患之高頻率酒駕,為一般酒駕者風險更高上5倍,酒癮患者高頻率酒駕者風險更高於2倍。
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提出另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三分之二的酒駕初犯者交通工具為機車。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精神科郭彥君醫師表示,研究中發現機車騎士比起駕駛汽車者更為年輕,教育程度較低,相較之下,也有較高的比例為女性、未婚。駕駛汽車者相較於機車騎士有較高的高頻率酒駕者。
馬偕紀念醫院外傷科黃文傑主任提到臺灣近十年來的交通意外所致的創傷約13萬人,近四萬人死亡,每日死亡人數平均有十個人,25%死亡肇因於胸腔創傷,隨著酒精的濃度提高,人的反應力也變差了,不管撞人或被撞,其造成的創傷都比一般的車禍更為嚴重!
臺灣外傷醫學會前理事長簡立建從酒測值數據中觀察到,喝酒微醺時,造成的外傷與酒駕最嚴重,強調:『微醺更危險,一滴都不行』!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陳喬琪教授表示,酒駕嚴重的縣市,位在中南部與東部,希望透過研討會中發表的內容與方法,推到中南部與東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楊添圍院長指出,酒駕醫療介入一直是本務,酒駕問題不是只有醫療,需法界、檢察官、社政、衛政加宣導,政府每個部門投入都還不夠,必須將飲酒與酒駕問題當作最嚴重問題來處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針對台北市酒駕初犯者所做的問卷調查,發現在597 位酒駕初犯中,有52.3%的人為「酒精使用疾患」;34.4%的人可能有酒癮問題,這兩類族群成了頻繁酒駕的重要因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張祜銘醫師表示,酒駕初犯每個月還是在酒駕,調查結果每個月少於兩次佔88%,每個月兩次以上佔12%。至於每個月高頻率酒駕(2次以上)之飲酒場合,竟然是在『工作場合』之飲酒。尤其酒精使用疾患之高頻率酒駕,為一般酒駕者風險更高上5倍,酒癮患者高頻率酒駕者風險更高於2倍。

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提出另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三分之二的酒駕初犯者交通工具為機車。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精神科郭彥君醫師表示,研究中發現機車騎士比起駕駛汽車者更為年輕,教育程度較低,相較之下,也有較高的比例為女性、未婚。駕駛汽車者相較於機車騎士有較高的高頻率酒駕者。
馬偕紀念醫院外傷科黃文傑主任提到臺灣近十年來的交通意外所致的創傷約13萬人,近四萬人死亡,每日死亡人數平均有十個人,25%死亡肇因於胸腔創傷,隨著酒精的濃度提高,人的反應力也變差了,不管撞人或被撞,其造成的創傷都比一般的車禍更為嚴重!
臺灣外傷醫學會前理事長簡立建從酒測值數據中觀察到,喝酒微醺時,造成的外傷與酒駕最嚴重,強調:『微醺更危險,一滴都不行』!

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陳喬琪教授表示,酒駕嚴重的縣市,位在中南部與東部,希望透過研討會中發表的內容與方法,推到中南部與東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楊添圍院長指出,酒駕醫療介入一直是本務,酒駕問題不是只有醫療,需法界、檢察官、社政、衛政加宣導,政府每個部門投入都還不夠,必須將飲酒與酒駕問題當作最嚴重問題來處理。

相關圖片: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