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
首頁 汽車專區 「給陸蟹媽媽及石虎一條安全的路」—公路總局積極推動生態保育

汽車專區

「給陸蟹媽媽及石虎一條安全的路」—公路總局積極推動生態保育

發布時間:106-09-26 瀏覽次數:2421列印此頁面

道路開發會對台灣野生動物造成移動障礙及路死,如墾丁陸蟹產卵期間必須從陸上棲息地跨越省道至海中產卵,及台灣僅存本土貓科動物石虎皆因穿越道路而造成路死事件發生。台26 線香蕉灣為學界公認研究陸蟹的「天堂樂園」,根據陸蟹研究學者劉烘昌博士於2009 與2010 兩年的調查,在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海岸林及溪流共調查記錄到蟹類7 科39 種,其中台26 線39.5k 至41.5k(香蕉灣—砂島)路段經調查發現一公頃面積內高達20幾種陸蟹,擁有世界上最高歧異度的陸蟹組成區域。另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石虎已於2008年經公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目前已知族群主要分布在苗栗、台中與南投之間的淺山地區,族群數量約有五百隻左右。為減輕省道公路對陸蟹及石虎生態造成的影響,以達到道路對環境生態友善的目標,公路總局辦理以下相關保育作為:

一、陸蟹保育作為:
1. 十分減速慢行、十分蟹謝您
每年農曆7月至9月的月圓3天(15、16、17日傍晚時間)為陸蟹媽媽過馬路到海裡產卵高峰期,為降低陸蟹媽媽被車輛「路殺」的危險,公路總局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自今年8月起於台26線省道39.5k至41.5k進行交通管制,採四線道縮減為二線道管制措施(雙向各縮減外側車道),管制時段內每間隔10分鐘全面封閉道路10分鐘,開放通行時再由工務車為前導車控制通行車速為30 公里/小時以下,讓陸蟹媽媽能安全穿越道路。

2.專屬蟹道、車蟹分流:
公路總局今年與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合作,於台26 線39.75k(香蕉灣路段) 箱涵前後100 尺沿側溝架設帆布圍牆,利用陸蟹無法攀爬帆布光滑面設計,阻擋陸蟹穿越馬路被路殺,自8月以來陸蟹路殺率已從105年7.5%降到106年1.5%,再利用陸蟹喜好攀爬粗糙面特性,於箱涵配置繩梯引導陸蟹安全降海產卵,並於涵洞內入口處兩側架設2 組網路攝影,進行觀察及數據分析,目前辦理成效良好,在地民眾及愛護陸蟹的保育人員亦相當肯定。

 

二、石虎保育作為:
由於民眾常常期望有更寬的路可以讓生活更便利、行車更安全;期盼更多的路讓地方發展,使得石虎棲息地可能被道路或農工業開發而被分割導致棲地變小、生存競爭與覓食困難,石虎被迫要搬離原本的活動地區,而在遷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須穿越馬路,而增加路殺的機會。


為使對石虎棲息環境有更深入了解及改善省道路殺情況發生,公路總局委託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協助辦理「中部地區友善道路改善計畫」研究計畫。經特生中心評估後目前暫定以苗栗地區台3線卓蘭路段及南投地區台16線集集路段為優先研究調查及設置路殺改善措施之路段,來進行石虎生態研究調查提出減少路殺改善方案,之後將再邀請國際學者訪台指導石虎生態學及路殺減緩設施研究,再經由生態監測判別改善作為成效。


另外過去對於石虎的保育工作,仍著重於棲地環境與生態習性的調查,而對於偶發的路殺事件,往往只能被動式的對民眾作行車安全宣導,效果極為有限。本研究計畫亦透過與中興大學機械系合作,開發一個車流車速量測與緩速預警的系統平台。平台開發預計分成「用路人緩速與警示」和「生物緩速」兩大類。一方面可以連結控制熱點區域的路標警示牌,提醒用路人可能車速過快,另一方面在偵測到有車輛將通過路殺熱點路段時,可同時驅動隱藏在路旁次生林的聲光波發射器,警示或暫時阻嚇欲通過馬路的野生動物,延緩牠們進入路面的時間。希冀藉由跨領域的方式,結合感測、量測元件、生態學以減少路殺事件的發生。


另經由石虎保育宣導、路殺議題環境教育及公民參與路殺調查推廣等,逐步建立國人對此議題的重視和支持,並從改變自身用路行為做起,達到路殺減緩和交通安全之成效。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總局

資料來源網址:https://s.yam.com/3DKZ3

分享給朋友: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分享(另開新視窗) line分享(另開新視窗) email分享(另開新視窗) 加入我們 facebook粉絲團(另開新視窗) IG專頁(另開新視窗) IG生活圈(另開新視窗) youtube頻道(另開新視窗)
回頂端